年5月9日,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纳、奥兰多·布鲁姆、黛安·克鲁格等主演的电影《特洛伊》(Troy)上映,影片以巨资打造,场面恢弘:希腊人的白色战船如白色棋子一样布阵在湛蓝的爱琴海上逼近;5万士兵从海滩杀近特洛伊城,瞬间填满了整座山坡;所有的战斗在烈日*沙上进行,分外具有阳刚色彩;阿喀琉斯出场的几场重头搏斗,因强调了其速度、谋略、力量、愤怒、爱情等不同侧面,各有特色,令众人观而忘倦。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腊神话。小亚细亚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斯巴达美女海伦,并将她带回特洛伊。海伦的丈夫,也就是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腊其他城邦国,在迈锡尼王亚伽门农统帅下,率领强大舰队追到特洛伊,围城攻打十年,最后引出了希腊联*巧施的“木马计。这部电影使我与古希腊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一直希望弄懂古希腊文明是怎么回事,以及古希腊人如何从0到1创造出惊艳后世的制度和文明。
最近拜读了赵林教授编著的《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两册书,自己才了解到原来古希腊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换句话说,全面了解古希腊文明,就等于拿到了一把解开西方文明之谜的金钥匙。
古希腊文明的深刻体现,不仅在于影响巨大的古希腊神话,也在于神秘主义的奥林匹斯宗教;不仅在于城邦时代的竞技与艺术,也在于哲学的产生与早期的学术流派。以往,自己常常会苦恼于无法系统地了解古希腊的全貌,但在仔细阅读了《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两册书之后,对古希腊人有了更强烈的敬佩,对古希腊文明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赵林教授讲课思路清晰、生动有趣,能把最高深莫测的事情,用最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述出来,因此被学生们誉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这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册是继《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等著作之后,赵教授又一部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扛鼎之作。在《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册里,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到希腊文明的起源、发展与繁盛、以及最终衰落的发展历程。
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希腊文明的起源-爱琴文明之克里特文明
如果说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那么爱琴文明就是”摇篮的摇篮“。
顾名思义,爱琴文明指得是爱琴海周边的文明。爱琴海位于东地中海的背部,诗歌自称一体的海域。“爱琴海”(AegeanSea)一词,据说来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雅典国王Aegean,他盼儿不归,最终伤心投海身亡,爱琴海由此得名。
爱琴文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今天我就来着重介绍一下克里特文明
优雅的克里特文明
一、细腰文化
从克诺索斯出土的大量陶器和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出克里特人不仅身材苗条,而且他们崇尚细腰文化。无论养尊处优的王公、贵妇,还是地位卑微的侍者、农夫,人人都有纤纤素腰,身材苗条。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于细腰的青睐是古来有之的。那么东方人呢?以中国为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王好细腰”到汉代的“飞燕掌上舞”,细腰的审美文化一直流传到现在。大热的电视剧《甄嬛传》里开头选秀女,到了甄嬛这里,被问到名字由来时,她对答“嬛嬛一袅楚宫腰”,而皇帝本来表情厌厌,待听到这句诗也是连连夸赞,对甄嬛刮目相看。
二、宗教:女神崇拜与生殖崇拜
宗教信仰在克里特文明里极为重要,当他们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遇到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他们就会诉诸神明。
克里特人的宗教具有女神崇拜的特点。这一点恰恰说明,克里特文明仍然保存了当时母权社会的痕迹。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女神的地位非常尊贵。除此以外,他们还极力突出女神旺盛的生殖特征。
“持蛇女神像”是克里特王宫中最常见的女神雕像。女神像发现于王宫的神龛中,其头戴高冠,双手持蛇,身穿皱褶的塔裙,上衣的开口至胸部以下,代表克里特人对母性神的崇拜。
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中,最早有记载的创世神也并非盘古,而是伏羲、女娲二祖。年出土的长沙楚帛书中记载着已知中国最早的创世神话,其内容大意是:在混沌之初,天地未成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合,生下代表四时的四神。而后由四神开天辟地,由禹与契来治理。
古埃及的神话中,伊西斯(Isis)是掌管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女神,赫里奥波里斯-九柱神之一。在有关她的经典神话中,她的丈夫奥西里斯是埃及的第一任国王。奥西里斯的弟弟一直嫉妒奥西里斯的权力。为夺取他的王位,他预谋多年,将奥西里斯骗进一个金棺材里,再用沸腾的铅水将其浇洗杀死,将尸体分为为14块,抛撒在埃及各地。
伊西斯对奥西里斯的复活起了关键作用。当奥西里斯被赛特杀害并肢解后,她收集散落在大地上的尸块,应用魔法让他重新复生。在伊西斯所有的功绩中,最有名的是她施计诱骗塞特,在九元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过,以及发现了拉神的真名。
在希腊-罗马时期这一神话变得更为重要。例如人们相信,每年尼罗河洪水的泛滥,就是伊西斯哭泣奥西里斯所流下的悲伤泪水。人们每年都要举行再现奥西里斯死亡和重生的仪式。对伊西斯的崇拜最终蔓延至整个希腊-罗马,一直延续到异教文化受到抑制的基督教时代。后伊西斯给荷鲁斯喂奶的形象,在公元五世纪初被基督教演化为圣母玛丽亚怀抱襁褓中的耶稣。
三、克里特精湛的工艺水平
克里特不仅拥有精美的王宫建筑和壁画艺术,还有很多记忆精湛的手工制品。这些工艺制品展现了克里特人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悠闲的生活情境。无论早期制作的陶器,还是后期的青铜器和*金制品,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同时,克里特人还是石棺画上的进贡者。罗马时期的一个石质外棺,上面绘着爱琴海周边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向米诺斯王国进献贡品的热闹场景。关于画中的情景,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据说米诺斯国王要求雅典人民每隔9年进献7对童男童女,以供迷宫中豢养的牛首人身的怪物食用。后来,雅典少年英雄忒休斯扮做童男深入迷宫,杀死怪牛,为民除害。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边地区的人民不仅要向米诺斯王国进献宫嫔,还要进献奴隶。
四、克里特的线形文字A与B
古希腊文化遗址上出土和发现了许多由简练线条组合的文字,被西方学者命名为线形文字,属于古希腊早期的克里特-麦西尼文明的文字(MinoanMyceneanSyllabicscript)。其中按照历史演变的时期早晚,分两种字体类型,一种是线形文字A(LinearA),出现在公元年之前,具有鲜明的象形特点,主要用来记载仓库里的货物。
多年后,在线形文字A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线形文字B(LinearB)。线形文字B不同于单纯的象形文字,已经发展为一种音节文字,可以说是线形文字向字母文字过度的重要中介。线形文字B上承埃及象形文字,下启以拼音为基础的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并且显现出某些非尼基象形文字,中东早期楔形文字,甚至中国甲骨文的痕迹和特征。
历史久远的克里特文化作为古希腊文化起源,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借鉴和启示呢?
克里特人始终生活在湛蓝的天空,葡萄紫的海水、魅力的神话和自由的遐想之中。他们对生活的没有太多的追求,而是更愿意仰望星空,让思想自由翱翔,也由此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的最大特点就是淡泊名利。
而现代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产生了诸如焦虑、精神衰弱、失眠抑郁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向克里特人学习,不要一味挣扎在名利场中,而是可以随时卸掉心里的负担,仰望一下星空,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享受史诗般的浪漫情怀。
同时在克里特文明中,女性的地位非常尊贵,不同于现代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盛行的重男轻女文化。比如在印度,新娘因嫁奁少或没有嫁奁而被夫家凌虐致死的案件常常产生,连法令也对此力所不及。而在我国某些偏远山区,提倡男女平等的口号也践行了很多年,但有关女性社会地位的问题依然频繁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