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妖妖按:原本拟定的题目叫《从“巴纳姆效应”看心理学史上的“科玄论战”》。开了个头之后发现,即便我压缩了讨论空间,这个话题也不是一篇小文可以容纳的,所以只能改为连载方式,视我的心情而信笔由缰了。起初的写作计划,是明晰西方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两条线索,呈现二者之间的张力,并在此框架内探讨心理学与宗教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之所以使用了“科玄论战”这个中国哲学史术语,是因为预感到张君劢与丁文江的论辩实为一个“如何理解科学”的问题,这正是可以与西方心理学之科学化历程互为镜鉴的。而所谓“巴纳姆效应”,我一直以为这是基于“科学”思维而对巫术的理解,这种解法当然并不算错,但它牵涉心理学的内在“范式”,其中固有很多需要检讨的地方。因此便有了这么一个写作的设想。当然,下笔之后发现思路的推演并非如我预想那般顺利,所以只能先推一个开场,至于后续如何,且道来日方长吧。我写作的那个德性,你们懂的都懂,也可能跟胡适一样,写一半就扔一边去了。这不怪我,我可能ADHD。少数派有权利被宽容对待。论及各类心理测试和巫术,很多科普文都会谈到“巴纳姆效应”(Barnumeffect)。据“大英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