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
Anna老师
有很多人相信星座,因为这些人认为,自己星座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和运势特征都和他们相契合——我被说中了!其实这种共鸣是一种错觉,只是“巴纳姆效应”在作祟。
巴纳姆效应是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根据实验证明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状况,并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命名。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巴纳姆效应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因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而事实上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所说,他的节目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当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人们纷纷相信“眼见为实”的舞台效果,因此“心甘情愿”地被骗。人们的思维都有一定的选择性,每一个人在接收信息之时,都会下意识将信息进行过滤,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消息进行接收。
发现没有?我们看到的所谓事实,往往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事实,人的大脑是有选择过滤功能的。所以“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这句话并不准确,这就是人如果要成长,就需要不断自我察觉、自我反省的原因。
要克服这一效应,一定要培养自我察觉的习惯。在温渡读书会上,我曾与大家分享了《深度思考》这本书,里面有一个观点贯穿全文,那就是任何问题,我们要看其本质。下任何判断和决定之前,弄清事情的原理。
自我察觉就是一个弄清事情本质的过程,有效的方法包括内观思考、他人意见和专业测评工具的运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察觉到自己身上的巴纳姆效应,不断成长!
相关阅读
温渡读书
深度思考
温渡心理
不止懂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