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韩国电影《寄生虫》刷屏。好一片火热的景象,期盼与刺痛并存。期盼于,奉俊昊太厉害了,一出手就是韩国影史上第一部金棕榈。实力可见一斑,谁不想见识一下?刺痛于,他用冷静的镜头展现了韩国最丑恶的一面。一个不同于韩剧中光鲜亮丽的世界,是狭仄又阴暗的半地下室的真实。(《寄生虫》剧照↑)最近,一部同样现象级的印度电影,再次引爆话题。豆瓣口碑榜Top7,评分7.6。高赞评论几乎都是五星,甚至被网友称赞为印度版《寄生虫》。这么高的赞誉,究竟是真实夸奖还是夸张噱头,细看之下,才得以见真章——《白虎》是不是印度版《寄生虫》,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网飞出品的印度犯罪片,根植于印度现实,透露着血淋淋的真实。01《寄生虫》从头到尾直戳韩国痛点,渺茫的希望在于所有人从痛中反思。影片最后,宇植只要攒够钱买房子,就能救出爸爸。可作为普通人的他要几辈子才能赚取这笔钱?(《寄生虫》海报剧照↑)穷人窘迫生活的困境,无力感溢出屏幕。那么,《白虎》里穷人生活的压迫与无力感更是成百倍增长的。出生于印度农村的巴拉姆在人生被定型后,设法成为富人阿肖克和平姬夫人的司机。从一位贫穷村民变成了富人仆人,无疑改变了他的生存现状。为了能扎实的坐稳司机一职,巴拉姆不断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阿肖克的帮手。但这份努力却在一夕之间崩塌,在即将失去一切的边缘,巴拉姆举起屠刀对准了阿肖克……这就是一部讲述反抗的作品。社会规律中,有压迫就会有反抗。而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理由:巴拉姆为什么会反抗?反抗的又是什么?为什么会反抗?穷。出生于典型的印度底层家庭,命运从诞生的那刻就被书写完成。家中有一个掌握一切大权的奶奶,霸道专权,吸着家中每位年轻人的血。巴拉姆的哥哥小小年纪辍学在茶店打工,贴补家用。人生前景也伴随着砸煤的声音被定型。巴拉姆的爸爸为了生存长期拉煤,染上了肺病,最终不治身亡。然而,辛苦到极致换来的钱还不够给地主上供。爸爸骤然离世,家里缺失了一个劳动力。学习很好的巴拉姆被奶奶命令要辍学打工。巴拉姆靠努力摆脱现在命运的希望被掐断了。好在,就算是在茶店打工,巴拉姆对改变未来从未放弃,哪怕是一些旁门左道。偷听客人谈话,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终于在某天偷听中得知,刚从美国回来的富家少爷阿肖克正在寻找司机。他用花言巧语哄骗抠门又强权的奶奶同意投资他去学车:“我还想着如果我可以给他们当司机你就可以买一群水牛让全村眼红你就可以成为全村最有钱的女人”拿到成为司机的通行证,下一步就是如何获得准许证。要想成为富人的仆人,最主要的是忠心。对着阿肖克父亲就是一通彩虹屁乱吹:“您的离开就像是我们的父亲离开了”巴拉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成为了阿肖克的司机。巴拉姆拥有过作为忠心小司机的快乐,被主人像朋友一样的平等对待。甚至,还能被主人亲切安抚和碰触:“你能搞定的,别担心”看起来是攀附上富人后获得了尊重,然而现实的捶打也随即而来。极具讽刺的反转,让巴拉姆在被捶打中走向黑化。但,这一切的缘由都躲不过刚提过的穷。印度,一个极度种姓制社会。虽法令禁止,但根植于印度人骨子里的森严等级难以消除。生而为穷人,就意外着一生都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阶级。这阶级能打破么?可以,只是长期被压迫又只能生活在自己圈层里的人,想要实现阶级跨越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02几乎不可能,也代表有可能,只是稀有。就如同电影名字《白虎》一样,白虎是在同年龄中只存在一只的生物。巴拉姆就是他们这代穷人的白虎。作为底层人,他一直没有向命运屈服,身处困境也从未放弃努力。在茶店打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瞅准机会就拼命抓住不放,获得了体面工作机会。他的坚持更像他的意识觉醒之路。第一次是亲眼看到被火化的爸爸双脚还在抽动,那一刻他明白作为穷人无论生死由不得自己决定。他晕倒在父亲的尸体旁,醒来是坚定要离开这个家的决心。第二次是发现主人阿肖克的平等自由和蔼可亲,只是表象。他晕倒在白虎面前,醒来故事就朝着暗黑的一面发展了。他一直在反抗,可反抗的是什么?最开始反抗的是奶奶。奶奶作为吸血*一样的存在,压榨完爸爸压榨哥哥。给哥哥随手安排了一门亲事,让他继续在这片脏乱差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苟活。他拒绝这样的命运。明明厌恶奶奶,也要用最好听的奉承她,只为了获得启动资金。奶奶每月要他把工资寄回家,他开始好好听话。直到奶奶也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逼迫他娶妻生子。甚至为了逼迫他,不惜威胁如果不同意就搅*他的工作。他彻底和奶奶决裂,再也不会踏入那个村庄。他以为反抗奶奶就能获得幸福,却忘记了在等级面前仆人永远没有尊严可谈。阿肖克在妻子平姬离开后,彻底对巴拉姆露出了真实的面目,摆出了高高在上的主人姿态。所以,他开始反抗主人阿肖克。阳奉阴违,开始利用职位谋利。狂扇不清醒的阿肖克巴掌,却在他清醒以后更加衷心贴心。他以为自己能扶持一个富人,就能带自己过上好日子,却忘记了仆人永远只是仆人。所以,他该反抗的不是奶奶,不是阿肖克,而是整个社会制度。在已经被划分了等级的社会中,谈什么平等与自由?努力的挣扎也不过是从穷人变成富人而已。巴拉姆为什么*上身家性命也要走上绝路?因为在这个社会中,穷人不配谈生活,只有生存。穷人依附着富人获得“体面”的工作和看起来不菲的薪资,这些只是表象。所谓的体面,是在富人家中没有尊严的当牛做马。所谓的不菲薪资,不过富人手中露出的一点点碎屑。幸运的人能凭借这份工作,在晚年为自己准备一个牛棚。而不幸的人则早早被主人踢开,再度回到肮脏的环境中。在印度,想要实现阶级跨越要么从*,要么犯罪。规则出现问题时,倘若不打破规则就永远无法改变现状。只是,这规则,印度的富人不会打破,因为利益。穷人无力打破,因为他们已无暇顾及,满脑子只有日复一日的劳作换取能继续生存。03无疑,巴拉姆的反抗之路处处充满了讽刺。病态的规则中,没有人真正在乎其他群体的利益。穷人之间为了获得仆人的工作,拼命算计。巴拉姆为了稳定自己的司机之职,用告密的手段挤走了另一位司机。而这份工作,也是这位司机养家糊口的来源。巴拉姆于心不忍过么?或许吧,但更多的是踏实的安心。所有底层人民都渴望摆脱阶级成为人上人,然而却无人真心在意底层人民的生活。首席部长,穷人出身。竞选时的口号是希望能建造一个人人适合生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只是口号,是她用来拉票的手段。何以见得?宣称为穷人着想的她却没有做一件实事。巴拉姆的爸爸病重,医院和医生都没有,却处处能看到议员的宣传海报。她只是利用穷人手中的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阿肖克一家更是典型的代表。父亲和哥哥,骨子里传统的印度思想。对待下人永远视如草芥,呵斥、辱骂是日常小事。突然对待巴拉姆亲切,不过是要巴拉姆顶罪。可一旦无利用价值,又将他一脚踢开。阿肖克比起他的父亲兄长,可太好太善良了。留学美国回来,思想受过人权平等的洗涤。会摘下耳机倾听穷人孩子说话,就算对待巴拉姆也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只是,他本质真就如此吗?嘴上说着法律正义,身体却在为家族偷税漏税贿赂议员。跟着巴拉姆学习对神灵虔诚,比起“学习”和“虔诚”俩词,他更多的玩弄和戏谑。看起来和巴拉姆称兄道弟,可巴拉姆被拖出来顶罪时,他也只是懦弱的象征性反驳一下。他只是表象被塑造,骨子里还是深入灵*的印度等级。整部作品中真正把巴拉姆平等相看的,只有平姬。可讽刺的是正常的平姬无法在印度生活下去,最终回到了美国。在《寄生虫》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不是因为善良才有钱,是有钱所以善良。”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点在《白虎》中也有类似。只是,真正有钱有权的人或许可以选择善良,但大多数都在利用等级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优越。巴拉姆最终成功了,从一个穷苦少年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他和阿肖克相比,做到了真正的“平等”。和员工签署正规劳务合同,用人时不分信仰宗教,甚至在出事后,全力帮员工扛着。可,看看他的员工们茫然看着镜头的双眼。我们明白,大家仍旧在鸡笼之中。一个穷人之间互相算计,富人对穷人压迫着,没有真正平等自由可言的社会。影片最开始,巴拉姆说他们国家最伟大的发明是制造了鸡笼。被鸡笼锁住的鸡,又何尝不是被规矩教条、等级制度洗脑到麻木的他们。根植于骨子里的思想,让他们从未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呆在笼子,只有为了生存互相残杀同类的冷眼。他们追求的自由从来不是打倒同类,而是冲破牢笼。然而,最可悲的是他们从未对这个“鸡笼”发起过质疑与反抗。
点“在看”,“鸡笼”才是最该被反抗的束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