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紫气东来
塞万提斯这位家喻户晓的西班牙文学扛把子,同阿尔及尔有过一段异常难忘的经历,甚至于他的绝世经典《堂吉诃德》里也有阿尔及尔的影子。换言之,塞万提斯同阿尔及尔的这段关系,其实是阿尔及利亚同西班牙那个时代关系的缩影。
维基大典是这样介绍塞万提斯的:“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者,西班牙小说家也。一五四七年九月二十九日生,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殁。评者多以西文文坛文士,塞万提斯居魁,于寰宇诸家,亦属脱颖。有名著《堂吉诃德》,译语百四十,独次耶经。其书于西班牙语,流化鸿巨,西语有名,云“塞氏之言”。塞氏用语多机巧,号曰“妙机王”。一五六九年,放于卡斯蒂利亚,流至罗马,客投枢机胡利奥阿克夸维瓦。后从戎,为水师步兵,至一五七五年,俘于巴巴里海寇。囚五年,父母及三一会集金质之,归马德里。一五八五年,纂牧谣小说《伽拉太亚》,时以无敌舰队采买、官府税吏为业。一五九七年,以三年帐目不合复囚于塞维利亚。一六〇五年,纂《堂吉诃德》一卷于巴利亚多利德,初版而大济。一六〇七年,居马德里。一六一三年,纂《闲书正范》。次年,纂《帕尔纳索斯山行记》。一五年,纂《未演八喜剧八幕间短剧》、《堂吉诃德》次卷。一七年,遗稿《贝尔西雷斯西希斯蒙达历险记》付梓。”
关于塞万提斯,其实我更喜欢杨绛先生在翻译《堂吉诃德》时的译者序里的介绍。不过维基大典的这段文言文,妙在简略地点出了塞万提斯生平的几个亮点和节点,比如:一、定位:西文文坛居魁,“巧机王”脱颖;二、年,缘何流放?三、投笔从戎,战于及尔。四、遭遇海盗,被俘五年,四次越狱,赎金脱身;五、税吏多艰,不意复囚;六、《堂吉诃德》付梓,马德里纸贵,然终落魄。
关于流放,源于年塞万提斯在决斗时刺伤对方,面临被砍掉右手的处罚,为了躲避缉拿而开始了逃亡生涯。两年后,西班牙与土耳其开战,由于教皇宣布参加对奥斯曼的圣战可以赦免刑罚,于是塞万提斯报名从*,加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了海*小兵,但作战无畏,在勒班陀海战中抱病上阵,最后落了个左手残疾,赢得“勒班陀的独臂人”(MancodeLepanto)这一绰号。后来,他在《堂吉诃德》中借主人公堂吉诃德之口说出了原因:“有两条路可以让人成名,一条是习文,一条是习武。我的武功胜于文才。”
有点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意思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使得塞万提斯得以返乡,再也不用继续逃往生涯了。年,颇有战功的他怀揣统帅为他写给国王的“举荐信”踏上了归乡的船,满以为可以从此加官进爵,然而在乘船返乡的途中,他遭遇了海盗,被劫至阿尔及尔。由于他怀揣无敌舰队将领的推荐信,使得海盗认定他是个大人物,比较值钱,于是等待赎金期间,五年间把他控制在阿尔及尔。
年到年间,塞万提斯以“待赎奴隶”身份,在阿尔及尔待了五年。这期间,他四次试图越狱,都功亏一篑。直到最后海盗决定将其转运至伊斯坦布尔,在转运途中他的赎金及时抵达,塞万提斯终于重获自由。他后来在《堂吉诃德》中的关于俘虏经历的描述,正是对这段切身经历的复盘。作为亲历者,塞万提斯对当时阿尔及尔的记录,也是今天研究阿尔及尔的珍贵史料。
塞万提斯跟阿尔及利亚,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渊源。在查塞万提斯资料的时候,很多文章都提到年,也就是塞万提斯交完赎金后的次年,他又回到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莫斯塔甘纳姆(Mosteganem),但又没有交代此行背景。要知道他刚刚交付了重金才赎回自由,生活困顿不堪,总不至于因为怀旧就再回一趟阿尔及利亚并且前往关押地之外的两个省份吧?直到看到年第10期《保密工作》杂志一篇文章以塞万提斯为例介绍间谍工作,才恍然大悟:“年5月,塞万提斯身肩搜集*治和*事情报的使命启程前往奥兰以及莫斯塔甘纳姆。在那里,塞万提斯面对了包括海盗在内的无数危险,取得了宝贵的情报。这些情报为腓力二世挫败号称独孤求败的奥斯曼土耳其海*上将乌鲁伊·阿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塞万提斯来阿尔及利亚两次,一次是奴隶,一次是间谍。这项间谍任务的酬劳是金币,是他赎金的五分之一了,而这段经历也为他的大作《堂吉诃德》和《阿尔及尔风习》都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阿尔及尔,是塞万提斯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塞万提斯一生困顿,就连他的成名作《堂吉诃德》,在相当长时间里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用杨绛先生的说法,最初西班牙和欧洲文坛上只把这部小说看作一个逗人发笑的滑稽故事和小贩叫卖的通俗读物,十七世纪西班牙批评家瓦尔伽斯甚至说:“塞万提斯不学无术,不过倒是个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
“不学无术”这句考语,在塞万提斯的故乡流传了将近三百年。
就连英国诗人拜伦等也不例外,对他的这部大作不以为然。等到塞万提斯和他的《堂吉诃德》成为显学,已经是沧海桑田的事情了。塞万提斯能怎样呢?他只好在《堂吉诃德》里隐隐地安排堂吉诃德对桑丘说:“桑丘,让他们管我叫疯子吧,我还疯得不够,所以得不到他们的赞许。”
对于生活,对于阿尔及尔,想来塞万提斯是百感交集的。这种感慨和不甘,似乎全部映射在了他的墓志铭上:
“时光匆匆,烦恼随行,希望渺渺——
但我依然要饱含热情地度过这一生。”
看及尔赞赏是欣赏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