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超级准?星座占卜非常对?这种感觉我们常常会有,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测试和占卜里说的话,套在谁身上都可以。
心理学上,把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适用于自己的现象,称为巴纳姆现象。
以星座分析为例,往往会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描述人某方面的性格。
下面这段话符合你吗?
“为人开朗、热情,即使内心有点害羞,表面上依然能表现得自在、大方。即使伤心,也不会摆在别人面前,偶尔向朋友吐吐苦水。过度自信,因此常常冲动行事。很看重团体中的角色,因此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说话直接,很少拐弯抹角,是个诚实的孩子,一旦说谎就会被人察觉。不善于处理细节,但很踏实,不劳而获并非个人信仰。”
好,接下来看下面这段话符合你吗?
“温柔、娴雅,喜欢快快乐乐的生活。随和、顺从,品格正直,平易近人,富有人格魅力和艺术灵感。会为微不足道的事情感到惊慌不安,习惯躲开矛盾,开辟和解之路。言行举止非常有分寸,不急不躁,富有合作精神,有时显得优柔寡断,不够坦率、难以理解。由于过分追求高雅的生活,希望得到别人的钦佩和赞扬,因此有些机会主义,不专心,缺乏坚定意志。”
读完这两段话,你是觉得前者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还是后者比较符合呢?还是你觉得这两种情况都很符合自己?“我为人开朗,而且随和、顺从、品格正直啊!可是,说话好像也没有那么直接,没有那么优柔寡断吧!”是不是觉得,前者中有符合的条目,后者中也有符合的条目,好像说的都是自己,又好像都不是。
其实,前者是星座测试中对“白羊座”的解释,后者是对“天秤座”的解释。这会儿是不是要纠结,自己究竟是白羊座,还是天秤座呢?或者两个都不是,其实我是水瓶座!如果你翻开十二星座测试,从水瓶座到摩羯座通通看一遍,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哪个星座的特点都有一点,而哪个星座的解释都没有%符合自己的个性。这就是心理学中说的巴纳姆效应。
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R.Forer)对39名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学生们被告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测试结果收到一份性格测评报告。一周之后,福勒给每个学生反馈了报告,并要求他们对其准确程度进行评分。实际上,每个学生拿到的报告都是一样的,包括以下十二条陈述:1.你非常需要其他人喜欢和欣赏你。
2.你倾向于批评自己。
3.你有大量尚未发挥的、可转化成自身优势的能力。
4.你虽然有一些性格上的缺点,但通常能够弥补它们。
5.你通常对外表现为自律且自控的,但在内心却往往感到担忧并缺乏安全感。
6.你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和事情。
7.你更喜欢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不满于受到限制。
8.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不会接受缺乏充分论据的他人陈述。
9.你认为对他人过分坦诚是不明智的。
10.你有时外向、和善、善于交际,有时又内向、谨慎、保守。11.你的一些愿望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12.你生活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安全。
评分为0(准确度非常差)至5(准确度很高),学生给出的平均评分为4.26。评分提交后,福勒才告诉学生,他们拿到的报告完全一致,内容是他在某报摊占星术书中摘录下来的。伯特伦·福勒验证了一种心理学现象:每个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且坚信这一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描述的内容十分泛泛,非常空洞,仍然认为反映的就是自己的人格面貌。美国一位著名的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曾经用一句话概括这一现象:任何一流的马戏团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后来,心理学家保罗·米尔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巴纳姆效应。为了验证巴纳姆效应的确存在,后来的心理学家不断设计实验,试图得出自己的结论。心理学家艾森克在0个孩子中调查性格和星座的关系,结果发现孩子在外向和神经质这两个特质上,和星座一点关系都没有。接着,艾森克将调查对象定为成年人,结果却非常符合占星术的说法。很显然,出生时的星座和人的性格无关,成年人因为了解星座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因此主动朝着某一星座特质发展,也就是说,水瓶座的人会不自觉地按照水瓶座的描述塑造自己。实际上,一方面人的性格本来就非常复杂,另一方面又总会有一些大多数人都会具备的共同品质或者特性。不论是谁,总能从星座分析中找到部分符合自己的描述。同时,星座在描述性格特点时,通常会避免一些不好的形容词,而是使用一些鼓励、赞扬的话,又或是把反面的词语换成婉转的说法。星座描述通常非常概括,而且大部分是褒义的,试问谁不喜欢听到欣赏自己的话,谁不希望自己是“优雅的、独立的、天性向往自由的人”呢?一位心理学家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进行测试。被试答题完毕,研究人员拿出两份结果,一份是被试的,一份是多数人的平均结果。最后发现,大多数被试选择的不是自己的结果,而是平均结果,他认为平均结果的描述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征。许多人格描述就像是一顶戴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谁不是呢?“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谁不是呢?“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就不会接受”,谁不是呢?对于算命先生和星象大师来说,模棱两可的套话是他们生存的基本技能。他们会根据来访者的性别年龄,衣着配饰言谈举止等,结合自己阅人无数的经验,说一段比较笼统的描述。再结合来访者的神态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辞,直到对方信服。一般来说,求助算命的人命运多舛、情绪低落,屡遭生活挫折使他们丢失安全感,听天由命的依赖心理容易接受算命先生的暗示。因此他们会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也不足为奇了。巴纳姆效应描述接受度的因素包括
①陈述的普遍性
②特定特质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
③描述表面上对个体的独特性
④描述的社会赞许性
比如Forer描述人格的经典范式:
你需要别人喜欢你和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要求苛刻。虽然你的个性的确有一些弱点,但你通常能够设法加以弥补。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没有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还未能变成你的优势。有时候,你会强烈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或正确的事情。你倾向于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和变得丰富多彩,在遇到约束和限制时你会感到不满。你很自豪自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证据,你不会接收到别人的观点与说法。不过,你也觉得在别人面前过于直言不讳并不是明智之举。有时候你很外向,比较容易亲近,也乐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候你却很内向,比较小心谨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些看起来相当不切实际。
看到这里,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哇!他说的很准……其实每个人都这样觉得。
巴纳姆效应的现实应用其实非常多,在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网易云音乐曾经有过一次荣格心理原型测试,相信有些朋友都做过这个测试。实际上无论测试出的结果是什么,这种笼统的描述都会让人觉得这就是在说自己。
当然,不可否认,有的言语描述确实符合自己,但是不完全对。事实上,这是网易云音乐的营销策略,给“第五人格”打广告罢了。
手指测试再看一个手指测性格的例子,你会发现自己符合ABCD四个选项中的一部分。仅凭拿手机的方式测出一个人的性格,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最后看一个血型的例子,网上关于血型对应人格的描述非常多,说法多种多样。主要呈以下模式:A型
优点
具有创造性、理智
缺点
过分认真
B型
优点
积极,实干家
缺点
自私,不负责任
O型
优点
善交际,乐观
缺点
自负,粗鲁
AB型
优点
冷酷、克制的、理性的
缺点
举棋不定、批判性的
??你会发现,确实有的地方与自己的血型相符合,你感觉挺准的,但又过于绝对了,觉得自己并不是那样的人。此时,你已经陷入了“巴纳姆效应”的陷阱了。下面是《韩国漫画血型书》的两篇小漫画(图源网络及腾讯动漫),大家可以看看,娱乐娱乐,嘿嘿嘿……现在告诉你星座、性格测试、血型神马的不过都是利用巴纳姆效应,随机而笼统地说一些泛泛的解释,毫无独立见解和个人特色,更没有预测未来的功能,你会不会陷入崩溃?如果不会,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星座测试实验。一批研究人员曾经将一个杀人犯的出生日期寄给一家星座报告公司。这家公司自称能够用高科技软件分析一个人的星座,而且收费不菲。几天后,杀人犯的星座报告出来了。其中包括适应能力好、富有智慧、具有创造性、有道德感等个性描述。星座报告预测,在未来的某一年,这位当事人会对感情生活做出承诺。实际上,这位杀人犯已经因杀人罪而被处以死刑。这份研究报告还不是有史以来最可笑的星座分析。研究人员请星座爱好者分析了希特勒的星座。这些人在并不知道希特勒出生日期的情况下猜测,有人说希特勒是阴险狠*的天蝎座,也有人说希特勒是完美主义的射手座。事实是,希特勒的具体生日是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由于那一天处在白羊座和金牛座的交替时间,他到底是哪一个星座目前存在争议。不过不管是白羊还是金牛,都和星座爱好者猜测的结果没有关系。那么,难道巴纳姆效应真的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巧妙地运用巴纳姆效应,也能帮助化解沟通中的障碍和尴尬:比如老师要向家长说明孩子的学习问题时便可以说:你们家孩子看起来很努力也很有目标,但是学习方法却有些不得巧。听到这些,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会深以为然吧。同样,巴纳姆效应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准确认识自己,避免情绪判断。虽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最了解你的人依然是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从不同方面认识自己……这些都是摆脱巴纳姆效应的有力法宝。最后最后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体。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格的形成是先天存在和后天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盲目地朝着完美人格迈进,应该学会逐渐改变自身人格中的缺点,发挥人格优点。完善自我,成长自我!
未来的命运不属于星座也不属于血型,属于的是一个努力上进的自己。做自己的主宰者吧!别再被“巴纳姆”了!
一八一八一起叭叭
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