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字20图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第五章
季莫申科的哈尔科夫反击战
斯大林充分利用希特勒在莫斯科周围的困难,于年1月18日在乌克兰哈尔科夫以南沿北顿涅茨河靠近伊久姆的地方袭击了他的据点。德*的防线被压垮了,而苏联的滑雪部队、步兵和骑兵涌入德*的后方,占领了洛佐瓦亚和巴尔文科沃的铁路枢纽。不过,德*的机动性意味着他们能够成功地遏制桥头堡,该桥头堡从北顿涅茨山脉向西延伸到南部的顿巴斯和北部的哈尔科夫。当季莫申科和他的南西方面*准备解放哈尔科夫时,冯-博克的南方集团*群的目标是摧毁从顿涅茨河以外的伊久姆向西南延伸的洛佐瓦亚口袋。北方的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将*在别尔哥罗德和巴拉克利亚之间部署了他的部队,而南方的冯-克莱斯特则在巴甫洛格勒。他们的意图是切断并摧毁苏*的突出部,拉直德*沿顿涅茨河的防线,然后发动主要攻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季莫申科的进攻正好将自己的脖子套在冯-博克的绳套里。灾难性的是,三分之二的苏*装甲部队,连同哈利托诺夫将*的第9*和戈罗德尼扬斯基将*的第6*,都进入了突出部,准备解放哈尔科夫西南的克拉斯诺格勒。随后将向哈尔科夫和西面的波尔塔瓦推进。他们的进攻将得到哈尔科夫以北沃尔昌斯克桥头堡的苏*第28和第57*的支持。如果冯-博克先发制人,他将不得不与近辆苏联坦克抗衡,但季莫申科却在年5月12日提前一周发动进攻。这些从沃尔昌斯克出发的苏*部队对保卢斯的14个师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在南部,罗马尼亚*队无法阻止克拉斯诺格勒的沦陷,哈尔科夫似乎也在季莫申科的掌握之中。苏联第9*向哈尔科夫以西的卡尔洛夫卡(Karlovka)进发。但令人担忧的是,红*无法扩大伊久姆和巴尔文科沃以南的缺口,这意味着口袋越来越大,但缺口却没有扩大。如果苏*第6*和第9*都向哈尔科夫以南的梅里法(Merefa)进攻,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但随着哈利托诺夫在17日向西进发,警告信号开始出现。这是苏*第一次尝试如此规模的装甲进攻,它显然没有把德*的主要战斗力吸引到战场上,而现在德*的主要战斗力被确定为在他们的南翼。季莫申科审慎地与斯大林联系,请求允许他在确保侧翼安全的同时放慢攻势。作为回应,斯大林坚持认为哈尔科夫必须被解放。随着绞索的收紧,季莫申科派出了他的副手科斯坚科将*,试图挽救第6和第9*。当保卢斯的装甲部队于5月23日抵达巴拉克莱亚,与冯-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会合时,陷阱被关闭了。两支苏*中只有不到25%的*队逃脱了,他们所有的重型装备被扔在了顿涅茨河西岸。苏联官方承认有5,人死亡,70,人失踪,辆坦克损失。德国人声称俘虏了24万人,缴获或摧毁了辆坦克。季莫申科总共只有辆坦克,但德国人的数字可能包括所有装甲战车。是否有苏联的装甲车逃出南部口袋是值得怀疑的,尽管第28*可能在北部保存了一些。斯大林承认哈尔科夫是一次失败,但不承认其严重性--在经历了前年夏天的耻辱之后,这点损失相比之下还是能够接受的。当时,红*总参谋部报告说,它损失了,人,辆坦克和4,门火炮和迫击炮。其中,13,名死者躺在德国占领区的土地上,而46,名伤病员已被成功撤离。这个总数中的其余部分都被俘虏了。哈尔科夫攻势的失败给红*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虽然年期间红*的坦克比例为5:1,但现在是10:1,这对即将到来的德国夏季攻势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斯大林和他的指挥官们也吸取了教训,他们战前的机械化*团是笨重和不灵活的。同样,巴尔文科沃行动也告诉他们,他们由坦克旅和骑兵团组成的轻型机动部队在对付德国机械化部队时,或者一旦进入敌后,在对付匆忙集结的战斗群时,根本不够有效。最终的结果是,在年春天,红*被命令首先建立机械化*团,然后是坦克*团,能够对付同等条件下的德*装甲部队。那年夏天,冯-博克通过"蓝色行动"发动了德国的总攻。这是要在库尔斯克以东对苏联西南战线进行推进,到达利夫内和罗索什之间的顿河一线,夺取沃罗涅日。由冯-魏克斯将*的第2*和霍斯的第4装甲*进行,计划为"多涅茨走廊"建立左翼保护,保卢斯的第6*可以沿着该走廊向斯大林格勒推进。德国*官围观一辆燃烧的型T-34。尽管苏联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到年初,它拥有了辆坦克,到第二年拥有了20辆。斯大林搬迁后的坦克工厂每月生产2辆,到年底增加到近3辆。
6月28日,德国人从库尔斯克地区向沃罗涅日方向进攻,攻击布良斯克方面*的第13和第40*。从一开始,苏*就在武器和人数上处于劣势。在霍斯的装甲部队面前,苏*第40*在48小时内瓦解,第13*不得不向北撤退。30日,德*第6*进攻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穿透了第21*和第28*的防线(后者于5月在沃尔昌斯克被击溃),这两个*都被德*逮个正着。两天后,德*在哈尔科夫城下发动进攻,克莱斯特率领第一装甲*越过顿涅茨河。斯大林的装甲部队再一次陷入混乱。激烈的坦克战的一处残骸:一辆被打翻的BT-5轻型坦克。正如这些洞清楚地证明的那样,它薄薄的装甲被证明特别不适合扛住德国的反坦克炮。虽然BT和T-26仍然在苏联远东地区服役,但BT在东线战场很快就被损耗殆尽。
年春天的解冻对双方的*车都造成了困难。这辆T-34/76B的钢制负重轮在这种烂泥的条件下也并不理想,尽管宽大的履带起到了点作用。但泥土路很快变成了泥海,阻碍了部队的集结和重要物资的运输。
T-70轻型坦克,装备有改进的45毫米火炮,于年3月投入生产,到第二年年底已经生产了辆。尽管车体装甲有更好的保护角度,但德*对III号和IV号坦克的主炮和装甲的改进很容易就取得了性能上的优势。红*在库尔斯克部署了辆T-70,在那里它们被证明不适合担任进攻性的战斗任务。
苏联的第一批坦克*,即第3和第5*,出现在年的春天。它们被设计为突击性部队,在哈尔科夫、布良斯克和沃罗涅日前线以及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道路上进行了血战。
德*IV号坦克于年首次出现,配备了L/24短管火炮;配备L/43长管火炮的型号(照片里看到正在检修中)于年春季开始服役。到了夏天,东线有辆,次年夏天增加到辆。那些在入侵苏联的战斗中损失的IV号坦克在年4月前被替换,但总体数量没有增加。在生产方面,德国无法与俄罗斯竞争:年11月,德国人生产了辆IV号坦克,而同样这个月,苏联生产的T-34坦克有1辆。
苏联坦克手驾驶着缴获的StuGIIIAusfE突击炮(可通过侧面的装甲护板与早期型号区别开来)去兜风。该型号的生产在年3月停止。这种再利用受到了备件和弹药供应的限制。
年,装有StuK40L/43或L/48长管75毫米炮的SturmgeschützIIIAusfF的到来,给德*前线部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可以轻松击败KV-1和T-34。它的生产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年12月,III号坦克的组装工作完全转到了StuGIII突击炮上。
安装在德国D型底盘上的76.2毫米Pak36炮,看起来头重脚轻,是一种有用的自行式反坦克炮。在年和年期间,大约制造了辆,其中大部分在东线与德*装甲部队一起完蛋了。
在新年里,当希特勒和他的将*们还在莫斯科周围战场分心时,斯大林也用他的两个新式苏联坦克*团袭击了乌克兰的哈尔科夫以南。季莫申科元帅奉命将纳粹赶出乌克兰,但无意中落入了一个陷阱。
一名德国*官在哈尔科夫的广场前。这座城市是希特勒在乌克兰行动的一个重要的通信和后勤枢纽。对双方来说,它都代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和*治目标,因此哈尔科夫经历了四次重大战役。
年春天,季莫申科尝试了红*的第一次大规模坦克反攻,但因为计划不周,他的装甲部队也不能取胜,结果是灾难性的。投入的14个坦克旅中只有4个经过了战斗考验;同样,两个支援的坦克团中也只有一个有点经验。
季莫申科的三分之二的坦克进入了哈尔科夫东南部暴露的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突出部,并于年5月12日进行了反击,但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把自己更深地推向了德国的绞索。这些被遗弃的BT-7似乎是相互碰撞上的。
苏联第9*带着两个没有经验的坦克旅到达卡洛夫卡,使口袋变得更深,但没有增加突破口。这张照片显示了一辆KV-1和T-34被击穿并冒烟的残骸。
一门苏联红*的毫米型榴弹炮,周围是阵亡的士兵。这种炮在东线被广泛使用。后来苏*试图将型榴弹炮与T-34底盘结合,定型为SU-,但并不完全成功。
到年5月23日,苏联整整两个*被德国装甲部队所包围,损失了辆坦克。所有试图逃离这个不断收缩的口袋的尝试都失败了。这辆T-34已经被炸翻。
随着红*的装甲部队在乌克兰被粉碎,希特勒的装甲部队现在享有10:1的优势。然而,这张照片里看到的LT-38或PzKpfw38(t)被认为不再适合前线使用,从年4月开始,LT-38被改装成*鼠狼(Marder)自行反坦克炮。
著名的虎式坦克PzKpfwVIAusfE于年中期投入生产,第一支装备它的部队于当年8月在列宁格勒地区作战。尽管当时没有任何火炮可以穿透虎式坦克厚厚的装甲,但苏联人的火力之强大仍导致一些虎式坦克缴获。
一名德国士兵正在擦洗他的奔驰LG63运输车的挡风玻璃。保持后勤供应和运输车辆不受苏联游击队的影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请注意后轮胎上的链条。
一辆刷白的III号L型坦克,从炮塔后部的物资来看,它刚刚被重新部署。这种改型从年中期到后期一直在生产,用于补充战斗损失和装备*卫*的装甲师。
七77七谢谢赞助,继续铲武器装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