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目标:到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中期目标:到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远景目标:到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
在年之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都处在「填坑」阶段,弥补过去发展中所欠下的「环境债」。从-期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才进入了「防守反击」阶段。对于企业而言,未来十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中,也需要转变「被动治理污染」为「主动探索方法」。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也从「问题-目标-解决方案-效益」的分析框架出发,梳理了「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的主要内容,其中「栖息地保护」和「维护生命多样性」两项目标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密切关联。*图源: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保护难点」也是企业「机遇点」在「防守反击」阶段,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和*策体系尚不完善,物种调查尚在进行中,调查和编目任务繁重,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在城镇化建设扩张阶段,生物栖息地仍旧存在「被压缩」的风险
部分生物急迫需要物种保护
野生救援WildAid所梳理出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五大原因」,也为企业在制定保护策略时提供了有效的切入口:
土地利用:对食物和资源不断上涨的需求导致毁林加剧、土地使用方式改变和全球自然栖息地破坏
植物和动物的过度开发: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包括捕鱼、伐木和野生动植物偷猎,正威胁着大大小小物种的生存
气候紧急情况: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增加,加剧了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
污染:污染对生物多样性构成重大且日益严峻的威胁,对淡水和海洋栖息地造成毁灭性影响
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物种扮演寄生虫或竞争者的角色,它们会改变栖息地,与当地物种杂交、还会带来疾病,最终威胁生物多样性
*图源:联合国,SGP-GEF-开发署秘鲁办事处图片/EnriqueCastro-Mendívil
而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则可以思考如何与自身的优势结合,更加主动、有效地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商业决策:主动厘清企业经营环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联系,将保护作为企业各项行动的准则之一
打造融合「共生」机制:从生态与城市(乡村)建设相融合的视角,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企业参与社会发展建设的理念之中
创新性保护方案:利用企业优势资源,探索创新有效的物种保护方法
*图源:联合国,联合国发行濒危迁徙物种邮票2.1融入商业决策企业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尝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商业决策:梳理出清晰的企业内部决策流程和业务模块
发现流程与模块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联点,分析并制定优化/保护方案
将优化/保护方案纳入综合评价或业务表现评估体系中,推动落地实施
2.1.1伊利从企业战略层面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伊利作为首家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中国企业,对自身生产运营全部环节进行梳理,分析各环节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识别出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的6大领域:选址和设施、供应链/商品/原材料、产品、生产和制造流程、交通和物流、员工日常工作。同时伊利识别对应的6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领域:栖息地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物种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治理和倡导生态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图源:伊利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一方面,伊利在内部建立高效管理平台,与各部门共建项目,开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各部门分头管理重点生物多样性项目,集中开展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持续推进湿地保护和沙漠化防治的同时,伊利携手新西兰公益组织开展野生三文鱼保护项目,并连续8年进行碳排查,有效为环境减负。另一方面,伊利面向消费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普及。例如,年9月伊利金典再次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展开湿地守护行动,组织了公益科考团,带领消费者走进吉林*泥河湿地,一起保护湿地动物。目前,伊利金典「保护4.6㎡湿地」的公益活动已累计保护湿地面积,平方千米,相当于新西兰国土的面积。在企业声誉方面,伊利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也获得了社会和环保组织的高度认可,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可持续发展案例集,作为「中国样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推广。*图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图片/斯威士兰卢邦博生态保护区2.1.2国家电网「丰满水电站」保护鱼类机制该项目从设计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
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启动后,松花江鱼类的生存环境问题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