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巴巴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联合书院接受专访实录
TUhjnbcbe - 2021/4/11 20:27:00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10-29吴英爱外滩教育

世界联合学院(UWC)建立于二战后,总部设在英国,面向全球提供国际课程及学历。学校成立的初衷是让不同国家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加深了解和沟通,消除地区或国家间隔阂和冲突。这样一个拿联合国使命来做教育理念的学校,如今已有14所分校,遍布世界各地,分校创始人几乎都是皇室成员、*要或名企业家、大慈善家。今年9月,世界联合学院常熟校区开始招生,这也是该学院的第一所中国分校。9月底,外滩君采访了常熟分校校长。(上图为英国总部校舍图)

今年3月,UWC学生在耶鲁的聚会

世界联合学院(UnitedWorldColleges,以下简称UWC)是世界上唯一一所面向全球提供IB课程的教育机构。联合学院建校已达半个世纪,其总部设于英国,已经在全球拥有14家分校的UWC,如今终于来到中国大陆,坐落于江苏省常熟市昆承湖畔,将于明年9月正式开学。

学校建立伊始,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刚刚走出二战战火的摧残,又即刻陷入冷战的阴霾。UWC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德国教育学家KurtHahn博士认为,将来自不同国家、种族和宗教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让他们共同生活、相互学习,可以为消除国家或地区间的冲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做出重要贡献。

年,第一所UWC在英国威尔士创建,《泰晤士报》称此举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令人兴奋的教育性课题的实验”。相比于其他从事国际教育的机构,UWC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强调“小联合国”的概念,学校会刻意将来自冲突地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学习生活,以增进他们的沟通和彼此了解。

此前14所UWC分别位于英国威尔士、新加坡、加拿大、斯威士兰、美国、意大利、委内瑞拉(已于年停止招生)、波兹尼亚和黑赛哥维亚、中国香港、挪威、印度、哥斯达黎加、德国以及亚美尼亚,每所UWC分校都结合了当地特色,学生数量稳定在—名左右,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种族、宗教以及社会地位。UWC目前有超过4万名毕业生,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校友包括渣打银行全球总裁PeterSands,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莫文蔚,她是UWC意大利分校的毕业生。

UWC的现任主席是约旦努尔王后,之前两任分别为蒙巴顿伯爵和查尔斯王子。已故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是UWC的名誉主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适应新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需要,周恩来总理曾亲选15名学生到英国的UWC读书,他们日后都成为了外交部里面的高层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UWC的招生资格都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不为广大中国人熟知。大约四年前,UWC才向广大普通的中国孩子敞开怀抱。

9月底,外滩君日前有幸采访到UWC常熟分校院长RobertClarence先生。Robert院长曾在南非、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等多个国家从事国际教育工作,拥有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生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最严重的时代,Robert院长对UWC的教育哲学有着更深刻的见解。

UWC常熟分校的院长RobertClarence

对话UWC常熟分校的院长RobertClarence

我会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学生成为室友

T=TheBundEducation

R=RobertClarence

T:UWC最吸引人的便是她独一无二的教育理念。你们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尊重,能跟我们谈谈这些理念是如何在你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体现的吗?

R:首先,每一位在UWC工作的老师们都熟知和认同这些理念,并且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以身作则。学生们也不断被教导以这些理念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举个例子,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是我们的理念之一,它意味着整个世界以一种有责任感的方式发展,我们会教育学生这个世界是需要被保护的,比如我在成都出差的时候去熊猫基地看到大熊猫,这种奇妙的生物很稀少,需要人类做点什么,我们可能就会以此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使命感。

再举个例子,我们主张和平(Peace)而非斗争,所以我们可能会把那些存在长期斗争的地区来的孩子放在一起,比如一个巴勒斯坦学生和一个以色列学生,我们让他们成为室友,让他们彼此了解。他们可能会产生分歧、发生争吵甚至打骂,但至少他们会沟通,这是相互理解的开始。

因为如果不够理解,就会有排斥,就会有战争。我们想要通过日常教学,把这些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意识里。

T:你们的学生群体非常多元,一间宿舍可能会住着一位德国王室成员和一个西班牙农民的儿子,他们之间在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这些学生来讲,是问题还是机遇?

R:我们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反而这是他们了解对方的绝佳机会。比方说我前两天与一个在UWC挪威分校读书的中国学生聊天,我问他觉得在这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告诉我是食物。因为挪威的食物和中国有很大差别。

我来这里之前在挪威工作,我吃过很多国家的食物,所以饮食对我来讲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我能理解对于一个吃了16年米饭用了16年筷子的中国孩子来讲,突然要他们天天吃沙拉、深海鱼和面包,会有多么不适应。

所以挑战是方方面面的,不同的食物、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们觉得,这样的改变和学习对一个16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段奇妙的经历。

在常熟UWC,既有浓厚的中国文化,也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文化碰撞。所以你说的没错,他们的确有很多不同,他们来自尼日利亚、韩国、德国、以色列、日本,他们不同,但是他们会交流,学习,了解对方文化中一些有趣的部分。但是总有一些学生会觉得这是问题,那他们最好要尽快适应了。

T:现在有许多的IB学校,为什么选择我们UWC?与他们相比,UWC优势何在?

R:首先,UWC是住宿制的,一个宿舍可能就会有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学生。但是其他一些IB学校,比如一些上海的IB学校,他们大多是走读制;而且许多只招收一类学生,例如英国学校基本只招收英国学生,采用英国化的课程;美国学校选用美国方式。但是UWC不同,我们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生活在一起,接受UWC教育文化的熏陶。

所以我们是与众不同的,但我们绝对不会称自己是前所未有的、完全创新的教育体系,我们只是取各家之所长,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风格。

T:据我了解,你有着非常丰富的国际教育经验,曾经在南非、葡萄牙、西班牙、挪威任教,在这些教学过程中你有没有接触过中国学生?在你看来,他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R:让我给你讲一个故事。30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刚在英国读完大学回南非任教。那里有一个小型的华人社区,住着来自大陆和台湾或者其他一些地方的移民。我记得那一年我的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就是来自那个华人社区的一个中国学生。

很多年以后,我在葡萄牙的一所IB学校任教,那里最顶尖的学生也是一个中国人。所以即便我生长在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华人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我也有许多中国学生,所以我的确与他们接触广泛,我觉得中国学生很用功,认真对待学业,成绩优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有时甚至觉得中国学生太用功了,或许他们亟需学习的是如何放松,寻找一些学习成绩以外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UWC会提供许多课外活动,例如社会服务,帮助贫困地区等等。

T:你觉得中国学生缺少什么?比如常常会有人觉得中国学生只知埋头苦学,而缺乏创造力。

R:如果想取得优异的IB成绩,必须具备创造力、行动力。学生们需要多进行运动,打打球,强健身体。还需要具备服务意识,他们可以去清理河塘,粉刷老旧建筑的墙壁,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去帮助他人,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学好数理化。

T:你出生在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文化差异非常大,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通常,精英阶层总是得到最好的教育,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便心怀抱负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最顶尖的教育环境。UWC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机会?

R:这种情况不会在UWC出现,让我告诉你为什么。拿中国来说,即便你只有能力支付一元钱,你也可以到北京的联合学院办事处申请我们的学校,如果你被我们选中,那么不论你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你都可以在UWC读书,哪怕你来自最贫困的地区,我们会负责你的全部开销,学费、机票、零用钱、课本费,一切的一切。

虽然大多数学生的家庭可以负担起我们的费用,但是几乎每所UWC都会有一些学生他们的家庭无力支付,但是只要他们天资过人,有我们看中的独特之处,那么就可以在我们的帮助下享受UWC的教育。

的确,绝大多数学校如果你无法承担每年可能高达三十万元的费用,就不允许进入,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也是如此,教育几乎只是精英阶层专享,但即便如此,一些学校,比如我曾经任教的学校也会为贫困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主要是针对黑人学生(因为在南非黑人通常面临更多的贫困问题),和少部分白人学生。

仍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正面临着非常有趣的挑战,因为我们知道,从一种社会形态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并不轻松,常伴随诸多问题,贫富差距,文化差距等等。UWC会尽最大可能,努力的让教育资源平等,争取让更多人感受到顶尖教育平民化。

T:那么怎样的学生才能成为UWC的一员?他们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R:我们希望招收那些让我们产生兴趣的学生,他们要有接纳不同文化的胸怀,他们要有目标和追求,渴望成长,并为之做出努力。

举个例子,我在成都做宣讲的时候遇到一个学生问我,是不是在南非每个人都很穷?我当时反问他,为什么你会觉得南非每个人都很穷?你真的了解吗?还是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片面的报道或者道听途说。我告诉他,他一定要来UWC,因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一个真真切切的来自南非的孩子,他可能家庭相当富裕,当然也可能贫穷。

在成都,我路过一个玛莎拉蒂跑车展柜,旁边就是法拉利展柜,它们非常昂贵,但是在约翰内斯堡,也仍然有人买的起玛莎拉蒂,虽然不多,但即便只有一两个,事实的真相也不像是你在电视中所看到的那样绝对。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来到UWC,开阔视野,拥抱世界。

T:尽管这些软实力非常重要,但许多中国家长其实更关心UWC招生时对学生成绩的要求,那么你们对成绩是否要求?

R:是的,我们有要求。我们提倡全方位的教育,但不代表取得一个好的分数就不重要。因为想要上一所好的大学需要高分作为保障。有了优异的IB分数会让你有机会计入哈佛、MIT、帝国理工这样的高等学府深造。所以我们对分数当然有要求。

T:UWC有许多优秀毕业生,比如王嘉鹏,UWC录取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学生,现在是UWC常熟临时理事会主席;渣打银行主席PeterSands,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还有活跃在其他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科学、艺术、媒体、教育等等。你觉得UWC的教育对他们日后的成功,或者说让他们如此出众,有什么帮助?

R:当然他们自身的一些特质很重要,比如王嘉鹏,他本身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但是他说,在UWC挪威分校读书的两年改变了他的一生。身体残疾以后,他大概在床上自学了五年,然后考取UWC。

飞机降落在奥斯陆机场的时候,他对挪威这个国家完全没有概念,对这个世界也一无所知。但是这两年对他往后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年,那时我只有20岁,我拿着奖学金考入牛津大学,在此之前我生活的南非,是种族隔离最严重的时期,曼德拉在监狱里,可能第二天就要死了,南非人可能会在这样残酷的体系里生活一辈子,每个人都很恐惧。这个时候我来到英国,同样对世界一无所知。但在牛津的大学生活也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开始了解世界,了解其他人、其他宗教、其他观念。而我看到这一切也发生在每一个来到UWC读书的学生身上。

T:相比其他14所UWC,即将开幕的中国大陆第一所UWC,常熟分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R:最大的不同当然是我们在中国。虽然UWC之前有过一家香港分校,但那是创立在英国殖民时代的香港。如今这一所UWC的独特之处就是,我们真正来到了中国,我们将吸收很多中国文化。但是UWC仍是UWC,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氛围不会因为来到中国就有所改变。要知道,当下的中国日新月异,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变革期,UWC在这样的环境下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将会是个令人兴奋的体验。

香港UWC校区俯瞰

T:现在仍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国,以为中国还停留在清朝留辫子的时代。但是这一百年中国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

R:没错。就像我去美国的时候,有人根本不知道南非是什么。但是我跟他们接触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开始清楚南非大概是非洲很下面的那个地方。虽然不多,但也是个很好的开始。中国人不够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够了解中国。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更多中国人走出家门,交流增加,了解就会增进。我在中国发现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就是人们已经开始思考,开始问问题,开始探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T:明年9月你们就会迎来第一批学生,你们的招生计划大概是怎样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中国学生的数量预计是多少?

R:明年9月30日,我们的开学日,届时预计招收名学生,包括15名10年级学生和85名11年级生。

未来整个学校每届招生约人,但我们第一届只招20%,起步的时候慢一点总是好的。这就是我们的计划,招生工作从下个月开始进行,11月一直到明年10月。具体内容我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联合书院接受专访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