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受到国人的青睐,相比于国内动不动就上亿的大制作,印度电影以极小的制作成本创造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年,印度又贡献了一部引人深思作品———《白虎》
影片改编自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同名小说,被网友称为印度版的《寄生虫》,讲述了一个印度最底层低种姓贫民,是如何变成企业家的。
在印度,人的贵贱和姓氏有关,低种姓的男子不能娶高种姓的女子,低种姓的女人想要嫁给高种姓的男人,必须拿出高昂嫁妆。
巴拉姆就是一个低种姓的印度底层的男子,和所有印度的穷人一样,他生活在一个破旧的村庄,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屋子。
家中权力最大的是年纪最大的奶奶,父亲赚来的钱三分之一都要交给地主,剩下的钱则全部给奶奶。
巴拉姆虽然贱民出身,但天资聪颖,在其他人只认识26个字母时,他就已经会阅读完整的英文段落,并且还认识印度的社会主义者。
如果可以继续读书,巴拉姆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惜天不遂人愿,巴拉姆的父亲因为肺结核离开人世,他被迫辍学出去打工赚钱。
但巴拉姆并没有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即使是在做着服务员,也留意着来往客人带来的消息。
当他听说地主家的二儿子阿肖克需要一位司机,立刻跟祖母要钱去学习驾驶,然后靠着殷勤的嘴脸和谄媚的笑容,毛遂自荐成为了阿肖克的司机。
阿肖克从美国留学回来,他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对待仆人也很友善,从来不会让巴拉姆帮他捶背、捏脚,还总是对巴拉姆说:不要叫我“主人”,我们的人格是平等的。
在跟着阿肖克的日子里,巴拉姆仿佛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充满了新奇,见识了很多他无法理解的事物。
阿肖克在美国认识了一个低种族的印度女孩,回国后不顾父亲的反对迎娶了她,阿肖克的老婆和他一样,也是一个个性奔放,崇尚自由的人。
阿肖克夫妇鄙夷印度的种姓制度,鄙夷父亲贿赂政客的行为,他们鼓励巴拉姆学习、和他以朋友相称、在父亲辱骂巴拉姆时出言制止
在他们的影响下下,巴拉姆戒了槟榔、学会了刷牙、懂得穿整洁的衣服、改掉了公众场合抓裆的坏习惯,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曾经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堪。
当巴拉姆开始改变自己,并且幻想和阿肖克成为朋友时,他发现阿肖克骨子里还是和他父亲一样的印度人。
一天晚上,阿肖克给老婆庆祝生日喝醉了酒,两人不顾反对私自开车出去狂奔,结果意外撞死了一个女孩。
第二天,阿肖克的父亲把巴拉姆叫到屋里,拍着他的肩膀称兄道弟,并让他签下了车祸的自首书,替阿肖克夫妇顶罪。
对于绝大多数印度仆人来说,替主人顶罪是天经地义,但巴拉姆觉得憋屈,本以为自己足够真诚,能够换来主人一家的信任,没想到还是沦为“背锅”的工具。
阿肖克的老婆看不惯巴拉姆受到这种不公平待遇,愤然选择离婚,阿肖克因此迁怒巴拉姆,开始骂他打他,甚至开始鄙视他的身份。
当巴拉姆以为自己会被判刑入狱的时候,地主家通过关系把车祸事件解决了,这时候巴拉姆才真正意识到,只有钱才能改变命运。
阿肖克为了帮助父亲打通关系,经常给人贿赂巨款,作为家里唯一的司机,巴拉姆看到了太多不能见人的黑暗面,决定把他辞退。
面对失业的危险,巴拉姆决定铤而走险,他趁着雨夜杀死了阿肖克,并拿走了车上的百万贿赂款,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巴拉姆学着从阿肖克那里听来的美国理论,开始在首都新德里发展司机外包业务,开了一家司机中介公司。
不同于主仆关系的低三下四,他的司机全部听从于公司,即使撞死了人也不需要承担责任,他还会给死者家属送上赔偿金,许诺帮助家属中的年轻男子成为专职司机。
虽然警察已经下发了对于他的杀人通缉令,但是根本没有人相信这样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会是凶手,也再也不会有人问他的出身和种族了。
片名《白虎》,是孟加拉虎基因突变的变异品种,非常罕见,据说一万只孟加拉虎,才能出现一只白老虎,巴拉姆就是那只罕见的“白老虎”。
他不甘于接受不公平的命运,于是在遭受压迫之后,选择摆脱自己的命运,从一只逆来顺受的鸡,蜕变成一头吃人的白老虎。
巴拉姆能够逃出鸡笼,是因为遇到了阿肖克这样的主人让他觉醒,他最终改变了命运,却只能用犯罪这种方式。
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欲望的影片,纵观整部电影,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无论是仆人还是主人,都无一例外的贪婪、阴冷、自私和残暴。
很多人都和巴拉姆一样,心中藏着一头白老虎,当公平和正义失序,它就会蠢蠢欲动,如果它跃出法律和道德的铁笼,就会变成嗜血的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