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公社派起义,引发动乱与分裂,却也为独立铺垫了道路
关键词:索罗塔担任巴拉圭州长、莫内达总督镇压查科野蛮人
前因
索罗塔担任巴拉圭州长:年,伊格纳西奥·德·索罗塔担任巴拉圭州长,遭到巴拉圭人强烈反对。
▲巴拉圭
后因
莫内达总督镇压查科野蛮人:年,为维持亚松森稳定,总督拉斐尔·德拉·莫内达镇压查科人。
▲如今的查科人
过程始末
一、莫波斯揭竿而起
年,巴拉圭人在起义领袖莫波斯的带领下,成立公社组织发动叛乱。
莫波斯揭竿而起,是因为他和大多数巴拉圭人都对新总督人选不满。不久之前,有谣言传说新任总督是亲近耶稣会的索罗埃塔,而巴拉圭人向来不满以传教名义进行剥削的耶稣会教士。
一直在巴拉圭传播启蒙思想的演说家莫波斯见状,在巴拉圭人中宣传人民主权的政治主张,他说巴拉圭人无需向西班牙屈服,他率领拥护者成立公社宣称自治,并在城外召集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军队,说只要大家一致行动,新总督就没办法上任。
▲莫波斯组织发动叛乱
二、巴鲁阿辞职
随后,莫波斯派出公社成员组成的代表团前派往市议会,向旧总督巴鲁阿提出,巴拉圭人拒绝新总督入境。旧总督巴鲁阿说公社应该解散,大家应该接受新总督索罗埃塔。但公社成员拒不答应,巴鲁阿觉得公社组成军队,将要爆发动乱,在惊恐中宣布自己辞职。
在莫波斯的主持下,公社举行新的地方议会,在选举过程,只有支持公社的成员才重新当选议员,其余持有反对态度的,则由公社成员取代。不出所料,公社派赢得了选举,就此接管政府。但公社派选举成功后,局势没有稳定,动乱的局面反而加剧了。
公社派成员们开始走上大街小巷,痛骂耶稣会教士的“罪行”,双方冲突越来越激烈。新总督索罗埃塔来到南美时,巴拉圭耶稣会主教帕洛斯向他传达消息,索罗埃塔察觉到巴拉圭局势混乱,仅仅停留几天后就离开,旧总督巴鲁阿和帕洛斯主教也在不久后离开亚松森。
▲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
三、莫波斯开始着手扩充权力
主教和新旧总督离开后,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完处于公社的控制之下。公社领袖莫波斯开始着手扩充权力,创建了军政府。
但此时的反对公社的巴拉圭人,力量也不可小视,亚松森分裂成公社派和反公社派两个阵营,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是市长何塞·路易斯·巴雷罗,他也在亚松森建立了自己的权力基地,他所领导的反公社派视莫波斯为最大威胁。
不久之后,巴雷罗旧发动袭击,乘莫波斯独自一人时悄悄将其逮捕,并把莫波斯押送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所监狱,但莫波斯在解送途中被公社派成员救了出来。莫波斯被解救后,开始对巴雷罗发动攻击,巴雷罗和他的支持者被迫逃到耶稣会传教区。
此时掌管整个拉美地区西班牙殖民的最高长官,是利马副王斯特尔·弗埃尔特侯爵。索罗塔被巴拉圭人拒绝的消息传来,弗埃尔特认为是深信前任主教安特克拉暗中操控公社派,加剧了对对安特克拉的审判,安特克拉被判处死刑。
公社派得知安特克拉的命运后,对弗埃尔特的残忍手段感到惊惶,他们觉得一旦落到弗埃尔特手里,下场一定不会太好。
▲耶稣会教堂
四、公社派失败
于是,公社派决心进行争取彻底的独立,莫波斯派出一支由两千名公社派组成的军队洗劫耶稣会神学院,把院内人全部逐出城外,并把主教关押起来。
此时巴拉圭总督的职位仍然空缺,西班牙征服派来新总督鲁伊洛瓦。鲁伊洛瓦急于镇压公社起义,集合了三百多人去攻打集结在亚松森附近的公社派军队。但鲁伊洛瓦的军队,因为害怕公社派的力量,大多都半路向公社派投降,鲁伊洛瓦自己也在投降后被杀害了。
叛乱结束后公社派迅速赶往亚松森,恢复了军政府,宣布此前鲁伊洛巴的所有行为均为无效,并洗劫了鲁伊洛巴支持者的财产。公社派选举了八十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主教胡安·德·阿雷吉为名义上的总督,但阿雷吉精力衰竭,不久后逃往布宜诺斯艾利斯。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新接任总督的是萨瓦拉就来到巴拉圭,他致力于恢复巴拉圭的和平。由于公社派内部为争权夺利发生分裂,莫波斯也早已不再掌控公社权力,萨瓦拉的进攻很快取得效果,在一次偶然的突袭中,公社派的全部首领被萨瓦拉抓住,公社派失败了。
▲巴拉圭耶稣会遗址
结论:
公社派起义是巴拉圭人反耶稣会情绪的爆发,引发了巴拉圭地区的社会动乱和分裂,阻碍了巴拉圭社会的发展,但其要求自治、宣传民权的行为,为巴拉圭独立铺垫了道路。
《列国志·巴拉圭》《中外战役大辞典》《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