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巴巴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成吉思汗10万铁骑血战45万金军,天下从
TUhjnbcbe - 2024/9/10 20:59:00

决战野狐岭

野狐岭,位于北京西北方向二百公里左右的一带,古人称之为"无穷之门",认为那是没有边际的未知世界,意欲停止开拓的脚步。

《战国策·卷十九·赵二》记载,赵武灵王说服大臣同意他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时说:

“昔者先君襄王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远也”。

战国时期赵国开国国君赵襄子为防止东胡的侵扰,保障边界安定,在代国北边修建了名为“无穷之门”的军事要塞。据考证,“无穷之门”就在今河北省张北县境内的野狐岭这一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上。

成吉思汗抓住时机,扫荡三州后,向野狐岭进兵。

此时金机动兵团四十五万。完颜承裕让他们分据险要,严防死守。

山地作战小兵力凭借地形就能抵挡大军,同时也让蒙古骑兵陷入无用的境地。

山势地形虽然能加强军队防御能力。但问题就像是前面所言,自己的兵力被分散开来,将领指挥传达的速度,还有军队互相救援的速度都大打折扣。敌人只要一路重兵突破下去,其他险要的己方兵力相当于全部闲置,因此绝不是大兵力决战的好地方。

完颜承裕在野狐岭一线分据险要的做法其实是自己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自掘坟墓。

金军以胡沙虎主军、完颜兀奴为监军、定薛为前锋、完颜承裕继后,合军30万,外加15万机动部队,一共45万精锐部队,至野狐岭防御。

契丹军师明安建策,当乘蒙古军方破抚州,正纵兵大掠,马牧于野之机,以轻骑攻其不备,定能获胜。胡沙虎不纳,认为只有步骑并进,才是万全之策。次日,挥军北进。明安临阵降于蒙古。

成吉思汗发现了完颜承裕布局上的致命缺陷,马上采取重兵一路突破的做法即率中、左二军十万集中迎击于獾儿嘴,即野狐岭北山嘴。

同时蒙古万户木华黎认为,在敌众我寡形势下,必须死力拼杀,方能取胜。

即率八鲁营敢死队,挺枪策马,冲入金军阵中。

在蒙古语里面,“巴鲁”直译过来就是“奴隶”的意思,所谓“巴鲁营”,说白了就是和死刑犯敢死队差不多。如果立下战功,则可以说是戴罪立功,哪怕是牺牲在战场上也算是死得其所。

成吉思汗骑着马,手里拿着苏鲁定长矛,对着他的部下说:

大金国是泱泱大国,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他们一共四十五万人,而我们只有十万人。如果我们全面出击,那我们一个人就要面对他们四把马刀的打击。

这样看来,他们聚而众的方法看上去很有效,但我却不上他的当。我只让我的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去攻击他的中军。这就是一把马刀对一把马刀了,如果在打不过,那我们就是瘦马瘸羊病骆驼了。

士兵们一个个群情激昂,热血沸腾。整个野狐岭似乎都要被喊杀声掀翻了。成吉思汗死死地盯着野狐岭,大声喝道:

今天,要么就是我躺在野狐岭上,让后人替我报仇。要么就是跨过野狐岭,让后人永远记住我的名字!!!!

因为山势险要,蒙军全部下马步战,凭借高昂的斗志和锐气杀得金军大败,木华黎部一路冲杀,直向完颜承裕的中军指挥部突过去。成吉思汗挥中军继进,往来冲杀。

完颜承裕这时可以说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指挥能力,大部分的军队分散在野狐岭各个山口险要,根本来不及联络调动,更别提支援了。

而前方兵败如山倒,蒙古人来势太快太猛,他只得拉起手头能调动的部队向宣德方向逃走。

主将下落不明,兵力再庞大也没用,金兵军心涣散,纷纷逃走,被蒙古人漫山遍野追杀,死者蔽野塞川,蒙古军乘胜追击,伏尸百里。

完颜承裕手头还有数千人,在逃亡的路上不少溃散的兵马又跟他汇合,到了浍河堡时总算重新集结了数万人,但他来不及喘息,成吉思汗亲率追兵赶到了。

最后的决战地就是这个浍河堡,围困和又激战了三天后,金兵丧失了最后的抵抗能力,成吉思汗亲率精骑突入敌阵,随即数万蒙古军对金兵发起全面总攻,鲜血染红了浍河川,完颜承裕只身逃走,从此金国的中央机动兵力已不复存在,中原成了蒙古人来去自如的屠宰场。

但此时的金国,可以说疲惫不堪,神经兮兮,犹如惊弓之鸟。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吉思汗10万铁骑血战45万金军,天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