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惊现“地下卢浮宫”
近日,渠县旅游、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开展洞穴旅游资源调查,发现了众多溶洞洞穴。这些溶洞融山、水、洞、瀑、峡为一体,被誉为“地下卢浮宫”、“水上画廊”,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据了解,渠县属华蓥山系,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有大小溶洞100余个。在已开发利用的溶洞群中,以“老龙洞”的规模最大、最奇,该洞高约20米,宽约30米,长500余米。洞中有暗河和地下湖,可以划船荡舟,洞底清泉长流,有石花、石柱、石钟乳等洞天奇观,规模宏大,洞壁七彩斑斓,图案优美,线条流畅,或雕或刻,或描或绘,似一幅幅抽象派图画,洞顶悬吊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欲坠未坠,被誉为“地下卢浮宫”、“水上画廊”。每逢大地震,洞中地下水都会变成锈红色,因此富有神奇色彩,极具科考价值。在“白石洞”约一公里陡峭的悬崖上,布满了近百个石灰岩喀斯特溶洞。据考证,这里曾居住着古賨人的“崖居部落”,整个崖居群上下相通,室室相连,可供数百人游览,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目前,龙潭风景区的“神龙洞”有待开发,初步探明该洞长达2000米,洞中石花、石柱、石钟乳保存完好,色彩斑斓,形状各异,洞庭忽大忽小,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宽处可达10余米,窄处仅1米左右,多处洞穴大如厅堂,洞中有泥潭、溪流,颇具地质科研和开发价值。位于火焰山的“通天洞”与“老龙洞”相通,全长500余米,洞中尚保存有古人攀岩的木梯。相传历史上曾有人藏身于此,在洞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