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巴巴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能仅有光彩的手指门外弹乐
TUhjnbcbe - 2023/11/4 20:27:00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音乐演奏中音乐性与技术的关系,或是永恒的话题。近读萨义德的古典音乐评论集《音乐的极境》,其中就涉及于此。恰巧上个月为傅聪89岁诞辰,与之亦师亦友的钢琴家盛原在上海举办了一场与傅聪有关的音乐会,说到傅聪少为人知的过往,一样脱不开这个话题。说到萨义德,你不得不佩服作为世界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写出极具影响力的《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等著作的大师级学者,其在音乐上的许多见解也是非凡的。他与世界著名指挥家、钢琴演奏家巴伦博伊姆因音乐结为挚友,二人曾出版的对话录《在音乐与社会中探寻》即高见纷呈。这本于萨义德身后出版的《音乐的极境》,亦正由巴伦博伊姆作序,对于巴氏而言,大概有一种义不容辞的意味吧。正是在这篇序言里,巴伦博伊姆提到了萨义德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批评。萨义德认为(大意):音乐教育变得日益专门化,范围却越来越狭窄。这样的教育也许培养出了技巧高超的器乐演奏家,而他们拥有的理论与音乐学知识却十分有限。巴伦博伊姆对萨义德的批评有同感:音乐的本质毕竟是通过声音传递不可言说的内容,但当今的音乐教育却离这个真理越来越远。施教者与受教者抛弃深沉、多元的神秘体验,转而将注意力完全投放在肢体或肌肉训练上,且满足于借由肢体的熟练灵敏在乐器上制造出的声音。眼光转向傅聪,他其实是一位非常注重技术的钢琴家。他每天练琴八小时众所周知。盛原以为,先生这样用功,除了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和观众的责任感,还因对自身技术的不满意。傅聪曾说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练琴,现在手上毛病很多,要花很长时间热手”。他感叹当下一些年轻人手上的技术是太好了,几乎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困难是他们所不能克服的。他甚至对盛原说:“你们这才配得上钢琴家的称号,我的能力怎么能叫钢琴家呢?”但另一方面,傅聪却对音乐性要求甚高。他认为一些年轻钢琴家在音乐表现上显得太过贫乏,“无论是莫扎特还是肖邦,他们都演奏得浅薄、单调且不自知”。傅聪对音乐性的无比重视亦见诸于教育。曾有人问他:“中国现在那么多弹琴的孩子,再过五年或十年,会是什么样子?”傅聪答曰:“一批光彩的手指。”虽然萨义德、巴伦博伊姆和傅聪们指出的问题已达震聋发聩的地步,当今音乐教育中“技术为王”的价值取向依然明显。我交往过一些专业院团的乐手,他们都毕业于各音乐院校,因自幼习琴有童子功,技术功底都说得过去。然而在交往中,却发现他们中竟有人将创作了《蓝色多瑙河》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与《英雄生涯》的作者、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混为一谈,也不知著名的《波莱罗舞曲》出自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无独有偶,有海外学器乐演奏的年轻学子传来学习“花絮”:他们能够一天练琴七八个小时,却无心必(选)修音乐学、心理学等课程。在他们心目中,技术好才是硬道理,能够炫技才会受到老师表扬同学追捧。想到大提琴家马友友,他现在演奏最多的,是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他四岁学琴,同样的曲子他已拉了超过六十年。他在20、40、60岁分别录制了巴赫组曲。20岁时他感觉自己战无不胜,40岁时让他重新思考世界上的苦难和快乐,60岁时他想传达一些更宏大的东西。他认为,巴赫写的是生命的模板。真正的大师总有对音乐性永恒的追求,那应是抵达音乐本质的不二法门。(作者:梅明蕾媒体人,爱乐者,读写驳杂。)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能仅有光彩的手指门外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