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Omicron)已在全球17个国家及地区出现,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很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全球风险等级“非常高”,新冠病例激增会在一些地区引发严重后果。对此,东盟一些国家纷纷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Omicron)已在全球17个国家及地区出现
柬埔寨
11月27日,柬埔寨卫生部发布通告,要求严防新型变异新冠病毒,提醒民众严守防疫措施,如果出现异常症状要立刻通报和就诊。30日,柬埔寨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对非洲10个国家实施旅行禁令。
印尼
11月28日,印尼政府决定禁止来自非洲10个国家和中国香港的旅客入境,这10个非洲国家是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莱索托、莫桑比克、斯威士兰、马拉威、安哥拉和赞比亚。
印尼海事与投资事务统筹部长卢胡特宣布,禁令在24小时内生效。当局将监察情况,被禁名单可能增减。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卫生部长哈伊里11月29日指出,随着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马来西亚卫生部将提高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数量,以便做到实时监测和管控疫情。
马来西亚将提高基因组序列测定数量以应对奥密克戎毒株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哈伊里11月29日视察马来西亚国家卫生研究院后,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指出,马来西亚卫生部通过与科学、工艺及创新部和高等教育部合作,每月可对个相关病毒样本进行基因组序列测定。
该国日前曾宣布,大大收紧与包括南非在内非洲7国的出入境往来防疫管控措施。
菲律宾
11月28日,菲律宾扩大旅行禁令“红色名单”至14国。当日新加入“红色名单”的欧洲7国,从11月28日至12月15日禁飞该国,包括奥地利、捷克、匈牙利、荷兰、瑞士、比利时和意大利等。
此前,菲政府于26日将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莱索托和莫桑比克等非洲7国列入禁飞名单。
菲新发传染病管理机构间工作组(IATF)表示,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都禁止过去14天内来自或去过上述国家的国际旅客入境菲律宾。
菲律宾入境处图源:菲律宾世界日报
新加坡
新加坡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11月30日召开发布会,宣布多项新的防疫措施,严防奥密克戎毒株的输入。新的防疫措施包括,从12月2日23时59分开始,所有搭乘航班入境或过境新加坡的旅客,都须在出发前两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所有入境旅客也须在抵境时接受PCR检测;通过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VTL)入境的旅客,则须在抵境的第三天和第七天,前往快速检测中心接受额外的抗原快速检测(ART);所有在11月12日至27日期间抵境,且曾在抵境前14天到过受奥密克戎毒株影响地区的旅客,须加测一次PCR检测;所有被确诊或者怀疑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人员都须在国家传染病中心进行隔离治疗。该措施暂实施4周。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
工作小组表示,暂停开通新的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计划,同时进一步观察是否推迟原定于12月中旬与泰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柬埔寨、土耳其、斐济启动的旅游走廊计划。
泰国
11月27日,泰国总理巴育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卫生部正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