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4/9357113.html波斯帝国是西亚文明古国之一,是地中海古典文明世界的宿敌。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波斯人曾为了争夺小亚细亚和西亚至地中海岸的广大富庶地区,与希腊城邦进行了长期持久的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亚历山大东征以后,波斯帝国被短期毁灭。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波斯帝国被纳入西亚塞疏古王朝统治之下。后来,中亚民族帕提亚人(安息人)复兴了波斯帝国,成为罗马向近东扩张的劲敌。
年至年,安息人君主库斯鲁在亚美尼亚建立愧偶政权,引起了罗马与安息的战争。罗马皇帝图拉真乘机在东征途中建立了美索不达米亚省和亚述省,将帝国东界推至底格里斯河西岸。
新波斯帝国的建立
公元年至公元年,波斯王公阿尔达希尔起兵,推翻了内外交困的安息王朝,建立了新波斯帝国,因阿尔达希尔的祖父名萨珊,而被称为萨珊王朝。阿尔达希尔与袄教祭司建立了同盟,尊袄教为国教,并在短期内将原帕提亚版图内的领土全部置于自己的统治下。其疆域包括整个伊朗高原和里海低地(今伊朗和阿富汗)、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拉克)、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大部分
首回合罗马与波斯战成1:1
为了争夺两河地区的宗主权,控制东西方贸易商路,波斯和拜占庭两大帝国之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在波斯王沙普尔一世时代(-年),波斯人同罗马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年,~年),并占领了尼西比斯、埃德萨和安条克。
罗马皇帝瓦勒里安于年被俘,死于囚牢(~年)。戴克里先时期,罗马与波斯军队在卡里亚附近决战,结果波斯战败,双方签订和约(年)。和约规定,罗马占有底格里斯河以西的领地,双方将以底格里斯河为界;罗马从此成为格鲁吉亚的保护国。
白匈奴的牵扯波斯战事,暂且延缓了波斯对拜占庭的进攻
4至5世纪,罗马与波斯的战争继续发展。在年的合约中,两大帝国瓜分了亚美尼亚。由于波斯王在波斯属亚美尼亚境内残酷迫害基督教徒,强迫他们接受袄教;而拜占庭则尊基督教为帝国合法宗教,在国际事务中经常以基督教卫道士的姿态出现,于是,波斯与罗马的冲突又带上了宗教色彩。年至年、年至年的双方战争,都发端于宗教问题。只是由于白匈奴人的经常进攻,才使得波斯帝国稍稍放松了对罗马的攻势。
第二回合波斯小胜,但随查士丁上任后暂且停止战争
公元年,因拜占庭没有履行与波斯人签订的以金钱支持波斯人防守高加索山脉的德本德隘口的承诺,拒绝继续为波斯人提供资金。波斯王科巴德一世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拜占庭属亚美尼亚的进攻,攻占了狄奥多西城,劫掠了阿米达。
这次战争因白匈奴人的入侵面被迫停止。年,因阿那斯塔修斯派人重修德拉要塞,引起了波斯人的警觉,拜占庭与波斯的战争又起。这次战争直到查士丁继位之后,才告一段落。贝利萨留指挥了一支罗马军队,以杰出的战略战术战胜了波斯人,暂时结束了对波斯的战争。
第三回合双方握手言和,波斯退回土地,拜占庭交出黄金
根据年达成的停战协议,拜占庭撤回德拉城的驻军,向波斯人支付黄金磅。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和波斯又有过多次交锋。在查士丁尼对哥特战争期间,出于遏制拜占庭势力的目的,波斯王科斯劳埃斯一世接受了哥特王维提却斯的建议,在东方进攻拜占庭边界,以牵制拜占庭对意大利的战争。贝利萨留奉诏迅速结束了意大利的战事,赴波斯前线作战。
但是,贝利萨留在意大利受降的行为,引起了查士丁尼的怀疑,他不再信任贝利微留,几次将他调离前线,结果贻误了战机。加之发生于年至年的大瘟疫,使战争双方军力锐减,拜占庭和波斯均无力再战,签订了年的停战协定。根据该协定,波斯将已经占领的拜占庭领土还给拜占庭,拜占庭付给波斯黄金磅。
第四回合拜占庭小胜
不久后,双方又因拉齐卡的归属问题发生了新的冲突。拉齐卡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小国,古名科尔奇斯,原本是波斯帝国的属国,波斯帝国瓦解后,被本都王国所吞并。本都王国被罗马征服后,科尔齐斯被纳入罗马的羽翼之下。随着基督教在中亚的传播,科尔奇斯人纷纷改信基督教,拜占庭也以基督教徒的保护者自居,积极向科尔奇斯地区渗透。在查土丁尼继位后,科尔奇斯与查士丁尼缔结同盟,承认拜占庭是宗主国。但驻扎在科尔奇斯的拜占庭军人肆无忌惮地骚扰民众,引起了国内动乱。
科尔奇斯王向波斯王求助,企图借其实力摆脱拜占庭的控制。然面,波斯人却对科尔奇斯人的和平生活造成了更大的破坏,他们对基督教徒的迫害使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更加尖锐化。这使查士丁尼找到了出兵的有利机会。经过长期的残酷战争,拜占庭人重新控制了科尔奇斯。双方于年达成协议,规定:拉齐卡(科尔奇斯)仍然归属罗马(即拜占庭),德拉要塞可以继续设防,但罗马人需向波斯人纳年贡1.8万磅黄金。双方的商业贸易活动可以继续进行,但只能在一些限定的商路和集市中进行。里海的防务由波斯独立承担。
希拉克略接手满是疮痍的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逝世后,他的继承者查士丁二世考虑到国家财政的紧张,拒绝继续向波斯缴纳条约规定的年页,波斯战争再次爆发。被斯大军向小亚挺进,征服了叙利亚,攻破了德拉城。拜占庭抵抗不了,以4万磅黄金买得一纸协议,于是双方暂时休战。
直到莫里斯时期,拜占庭利用波斯得响,才收回了一大部分失地。不久,由于福卡斯政权的无能,拜占庭又被波斯步步紧逼,几乎面临全面崩溃。因此,当希拉克略来到君士坦丁堡接受了皇位后,实际上接受了一个严峻的、决定他本人和帝国的生死存亡的挑战。
第五回合拜占庭完胜
年,波斯军的前锋已经到了叙利亚的安条克和小亚腹地卡帕多细亚及大马士革、耶路激冷,并降服了埃及。波斯军在耶路徽冷夺走了基督教徒视为圣物的耶稣受难的“真十字架”,这被全体基督教徒视为最大的耻辱。同时,君士坦丁堡遭到围攻,城市粮道断绝,军费匮乏。
希拉克略丧失了信心,企图放弃君士坦丁堡,迁都迎太基。由于大主教塞尔基乌斯的劝阻,希拉克略才决心背水一战。他下令,在东方各省建立军区制,即军政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加强地方防卫力量和生产自救;同时动员全国教会将其长期存贮的圣器、金银等奉献出来,为夺回真十字架而进行一场真正的圣战。
年至年,希拉克略率军亲征,在小亚细亚南端奇里乞亚的伊索斯港登陆,切断了波斯军的后路,击败了前来迎战的波斯军将领巴拉姆。然后远征拉齐卡,攻入亚美尼亚,直抵阿米达,基本平定了小亚细亚西部。此间,波斯人曾同阿瓦尔人结盟攻击君士坦丁堡,结果遭到了惨败。
年,希拉克略率军进攻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军在尼尼微附近又战败。接着,希拉克略向其首都泰西封进军,波斯人在数军之际出现了动乱,库斯鲁被杀,波斯新王科巴德二世与希拉克略进行了谈判,同意与拜占庭交换占领地,并归还真十字架。
两国最终没有赢家,胜利的是阿拉伯人
此后,波斯陷于不断的内部纷争和王朝更替中,再也无力发动对拜占庭和周边国家的战争了。随着新兴的阿拉伯人走出阿拉伯沙漠,向北方的两个古典大帝国发动攻击,波斯帝国终于灭亡了。不久,拜占庭也处于阿拉伯人的武力威胁下躺蚌相争,渔人得利,拜占庭、波斯两大帝国的长期战争,为阿拉伯人最后夺取小亚、西亚和叙利亚等地准备了条件。两大历史悠久的古典帝国在其交战的当初并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他们的长期相争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罗马——拜占庭同被斯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是两大帝国的争霸战争,也是两败俱伤的战争
在拜占庭和波斯所争夺的小亚、西亚、高加索地区,造成了人民无尽的灾难,两国的工商业凋零,商业萧条,人口锐减,许多先进技术失传,严重地破坏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因长期战争费用的支出,使拜占庭国家财政拮据,沉重的经济负担远远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承受能力,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因此,希拉克略之后,拜占庭在阿拉伯人的进攻面前节节败退,很快失去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北非等地区,拜占庭的领土日益缩小,往日罗马世界的辉煌不复再现。